首页 资讯 正文

上到88岁下到8岁,老中青居民同台“斗艺”!600余人次参与,小戏小剧搭起崂山群众大舞台

体育正文 224 0

上到88岁下到8岁,老中青居民同台“斗艺”!600余人次参与,小戏小剧搭起崂山群众大舞台

上到88岁下到8岁,老中青居民同台“斗艺”!600余人次参与,小戏小剧搭起崂山群众大舞台

6月14日,“崂山曲苑大舞台 小戏小剧靓起(qǐ)来”曲艺大赛总决赛在(zài)崂山演艺剧场举行。经过激烈比拼站到总决赛舞台上的27组选手,上到88岁,下到8岁,老中青都有,给出了一场精彩演出。这场(zhèchǎng)从(cóng)今年1月份开始的大赛,有600余人次参与其中,小戏小剧搭起了崂山群众艺术(yìshù)的大舞台。 弹拨乐合奏《云水(yúnshuǐ)禅心》片段 山东快书《新编(xīnbiān)好汉武松》片段 京剧《贵妃醉酒(guìfēizuìjiǔ)》片段 决赛(juésài)选手从8岁到88岁 “崂山(láoshān)曲苑大舞台 小戏小剧靓起来”曲艺大赛由中共崂山区委(wěi)宣传部、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guǎnlǐjú)指导,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崂山区文化馆承办。 本次大赛从今年1月份开始,先后举办了中国民族器乐类、中国传统(chuántǒng)戏曲类和曲艺杂类三场海选赛。50多个(duōgè)崂山区民间艺术团体,600余人次参与其中。经过激烈的比拼,最终27组选手(xuǎnshǒu)站到总决赛(zǒngjuésài)的舞台上。 决赛舞台上精彩纷呈,上到88岁的老人(lǎorén),下到8岁的小学生,再(zài)到20多位六七十岁老人的组团演出,大家精神饱满、热情洋溢。 舞台上的选手带来精彩演出,舞台下的亲友团们(men)也非常给力,每个节目演出时(shí),台下都有无数相机手机记录精彩瞬间(shùnjiān),每个节目结束,台下都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和尖叫声。 88岁的颜世顺老人第23个出场,一直坐在台下第一排当热心观众(guānzhòng)的他,穿(chuān)上长袍站到台上,架势一拉开,人立马(lìmǎ)年轻了二三十岁(èrsānshísuì),一段10分钟的山东快书《新编好汉武松》轻松表演下来。最后出场的王雯熙只有8岁,她带来的山东快书《洗脸水》给大赛画了个圆满句号。这(zhè)一老一少都获得了一等奖。 “我原来是青岛一中剧团的,说(shuō)山东快书就是爱好,自学成才。”已经四世同堂的颜世顺老人,说山东快书拿过很多大奖,参加这次比赛也相当投入,他说要通过比赛宣传正(zhèng)能量(néngliàng)。 从梦想舞台到明星般(bān)闪耀 在决赛现场,有一个人感慨良多,那就是崂山区文化馆弹拨乐(dànbōlè)指导教师赵杨(zhàoyáng),她见证了选手们从预赛到决赛一路走来的历程。 作为今年1月份举行的中国民族器乐类海选赛的评委(píngwěi),赵杨现在还能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咱们的舞台,是一个完全(wánquán)敞开(chǎngkāi)的、老百姓自己(zìjǐ)的舞台。”赵杨说,预赛时,只要选手有信念和梦想,都可以到这个舞台来展现,舞台是开放兼容的。 赵杨还记得一位带来巴乌独奏民歌串烧的老人,每一首演奏(yǎnzòu)完,大家热烈鼓掌(rèliègǔzhǎng),以为结束(jiéshù)了,结果他又来一首,一直演奏了五六首才结束,彻底过足(guòzú)舞台瘾。老人吹的虽然不能用专业角度衡量,但他非常享受舞台带给他的快乐。 赵杨说,预赛让很多有(yǒu)艺术梦想的人圆了舞台梦,而决赛,让那些艺术爱好者们(men),更加像明星般闪耀。 “入选决赛的选手和队伍,崂山文化馆聘请专业教师对(duì)他们(tāmen)的作品进行了打磨和艺术处理,提供了更(gèng)加专业和多元化(duōyuánhuà)的视角,无论是从乐器的配置还是声部的设计,提供了更高维度的专业意见。”赵杨说,有些在预赛环节比较平淡的节目,到了决赛舞台闪闪发光(shǎnshǎnfāguāng),这个专业打磨环节是功不可没的。从预赛到决赛,经历了作品的精雕细琢(jīngdiāoxìzuó),这个决赛可以为更大更专业的舞台输送一些弘扬崂山文化的精品节目。 “真是太感谢了,这活动办得真好。”比赛结束,不少参赛选手围在崂山文化馆馆长刘元身边表达谢意。刘元说,获奖选手将加入崂山的(de)文艺骨干团队,再用他们进行传帮带,带动周围(zhōuwéi)居民,形成(xíngchéng)一个良性(liángxìng)闭环,将获奖的经验和专业传下去。 决赛表演(biǎoyǎn)多元展现崂山特色 “高手(gāoshǒu)在民间。”决赛评委之一的(de)青岛市京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巩发艺老师给选手们点赞,他表示,决赛节目有(yǒu)群体的、有单人的,高手如云、精彩纷呈,群众的舞台演绎群众的故事。 “弹拨乐合奏《云水(yúnshuǐ)禅心》节目形式非常新颖,器乐的演奏加上诗韵的表达,既(jì)像一首(yīshǒu)乐曲,又像一首乐剧,很好地诠释了崂山题材。”巩发艺表示,这样的作品演出了崂山的风韵。 决赛中(zhōng)的(de)崂山元素真不少。沙子口同乐会的音乐快板《点赞沙子口》就是取材于身边事的原创作品,选手们通过欢快的节奏(jiézòu)、朗朗上口的唱词,将沙子口的美丽风光、居民的幸福生活一一展现。 颜世顺老人的山东快书《新编好汉武松》,也(yě)是紧跟时事、体现崂山特色(tèsè)。里面的武大郎脱贫致富成立武大郎烧饼集团公司,还做成了(le)名牌。里面的武松为拉动内需做贡献,是个大胃王,吃(chī)的喝的也都是崂山特产,什么沏上一壶崂山绿茶,崂山啤酒喝了20箱,蛤蜊、扇贝、海蛎子(hǎilìzi)吃了160斤,王哥庄大馒头整整吃了两大筐…… 青岛推进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chuàngyǎn)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岛市崂山区(láoshānqū)积极实施(shíshī)“文化(wénhuà)(wénhuà)强区”战略,构建起(qǐ)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崂山区文旅局持续以文化“两创”为抓手,组织开展多元化文化群众(qúnzhòng)文化活动,着力打造特点鲜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崂山模式”。本次曲艺(qǔyì)大赛就是通过小戏唱起来,小剧演起来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丰富崂山区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挖掘优秀的曲艺人才,不断充实崂山区群众曲艺文化队伍,持续将优质的文化服务送到居民身边。 大赛通过“小歌、小曲、小戏唱起来”,“村赛比起来”,让群众积极参与、乐在其中,让社区居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shēnghuó)。通过主流媒体的持续(chíxù)关注(guānzhù)和宣传,让更多群众有机会上报纸、上网络平台、上热搜热榜;让更多观众通过直播平台就能(néng)感受中国传统曲艺艺术的魅力,感受大美崂山(láoshān)的魅力。 青岛市在今年2月印发(yìnfā)《2025年深入推进群众性(qúnzhòngxìng)小戏小剧创演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推动创演作品创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开展示范巡演展演、突出文旅(wénlǚ)融合体验、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强数字产品(chǎnpǐn)供给等任务。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liú)雪莲)
上到88岁下到8岁,老中青居民同台“斗艺”!600余人次参与,小戏小剧搭起崂山群众大舞台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